
有機寶石的形成通常與自然界中各種生物體的生理活動有關,如:琥珀是植物為保護傷口或嫩芽所分泌出的樹脂經過長時間地質作用形成的化石,珍珠是珠母貝受到異物刺激生長的“結核”,珊瑚則是由珊瑚蟲的骨骼遺骸經年累月堆積而成。_x000d_
因此,有機寶石的性質中也包含有繼承自生物體的特性,它們含有有機成分、硬度大多不高、耐酸堿性耐熱性較差,與其他珠寶首飾相比,更需要佩戴者的愛護與保養。_x000d_
一、珍珠_x000d_
珍珠,主要成分是碳酸鈣、蛋白質和水。我們在佩戴、收藏和清潔珍珠首飾時要注意:_x000d_
1、遠離酸性物質。很多人貼身佩戴珍珠首飾,取下后直接放入盒中收藏,一段時間后即發現珍珠光澤大不如前,其實是因為人體皮膚分泌的汗液也是弱酸性物質。所以在佩戴后要擦拭干凈才能放入盒中。_x000d_
2、遠離熱源。珍珠中的蛋白質和水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高溫會使水分蒸發、使蛋白質老化,嚴重破壞珍珠的結構,輕則變黃變暗、重則完全碎裂。高溫也會使輔助珍珠鑲嵌的膠水溶解或老化,造成珍珠脫落。_x000d_
3、遠離具漂白性的物質和氣氛。珍珠美麗的色澤由有機色素致色,遇到漂白物質、如:84消毒液、雙氧水及很多日常清潔劑就會容易被漂白退色,特別是金珍珠和黑珍珠。_x000d_
4、清潔珍珠飾品最好使用純凈水或燒開后的涼水及中性洗滌劑。清潔后立即擦干或冷風吹干。珠鏈切勿浸泡,珠孔中殘留的水分及洗滌劑會腐蝕穿繩、損壞飾品,每次佩戴后用潮濕干凈的軟布擦拭即可。_x000d_
5、游泳、桑拿、溫泉時不適宜佩戴珍珠飾品,這些環境不僅對珍珠有不好的影響,含有硫和氯的物質也會腐蝕K金部分,同時在水中容易使飾品滑脫丟失。_x000d_
6、香水、化妝品會滲入到珍珠的結構中,污染珍珠使珍珠變色。_x000d_
7、珍珠硬度不高,需單獨存放。_x000d_
8、珍珠鑲嵌飾品需要經常檢查鑲嵌牢固度,珍珠珠鏈需每1—2年更換一次穿繩,佩戴頻率越高間隔應越短。_x000d_
二、珊瑚_x000d_
珊瑚同樣由碳酸鈣、少量蛋白質和水組成,但其結構與珍珠不同。珊瑚與珍珠比較,較容易保養:_x000d_
1、酸性物質會破壞碳酸鈣,汗液雖然呈弱酸性卻是珊瑚最大的敵人,有時疏于照料的紅珊瑚表面出現星星點點的白色"霉斑"就是受腐蝕的結果。_x000d_
2、遠離高溫和漂白性的物質,珊瑚的顏色對其價值影響甚重,高溫和漂白劑都會破壞有機色素引起退色。_x000d_
3、使用純凈水或溫開水清洗珊瑚飾品,家用的洗碗精是最合適的中性清潔劑,珊瑚飾品同樣不能長時間在水中浸泡,清潔后立即用冷風吹干。珊瑚珠鏈同樣不能浸泡在水中清潔。_x000d_
4、清潔后的珊瑚飾品表面可涂抹薄薄一層透明的油脂來隔離空氣和有害物質,但要注意只能使用無香精、無色素的油脂,如礦物質油、食用油、嬰兒潤膚油。_x000d_
5、珊瑚硬度不高、脆性較大,除了需要單獨存放外,在佩戴中也一定不要發生跌落和碰撞。_x000d_
6、不要在游泳、桑拿、溫泉時佩戴。_x000d_
三、琥珀_x000d_
琥珀,幾乎完全由有機質組成,是天然樹脂的化石。在佩戴與保養中應著重注意它對熱和光的敏感以及硬度與脆性上的特性。_x000d_
1、琥珀對溫度變化非常敏感,150℃的溫度時琥珀即開始變軟,繼續升溫逐漸發生分解變質。溫度的變化會使琥珀內含物的體積發生變化,在琥珀內造成裂隙。高溫還會使琥珀表層老化,變成深褐色的膜層及出現表面裂紋。_x000d_
2、琥珀對光也較為敏感,特別是紫外線。紫外線能加速琥珀的老化,使琥珀表層逐漸渾濁、失去光澤、發生微裂隙。因此琥珀飾品要避免長時間陽光暴曬,收藏展示時的環境光源應盡可能為不含有紫外線的光源。_x000d_
3、琥珀幾乎完全由有機質組成,應慎重與有機溶劑接觸,如:洗甲水、干洗劑和各種稀料。_x000d_
4、琥珀硬度不高脆性卻很大,擠壓、磕碰很容易造成損傷。_x000d_
5、琥珀脆性大,加工時不易鑲嵌牢固,經常會添加膠水幫助固定,因此琥珀飾品不可使用熱水浸泡清洗,熱水可能造成膠水脫落。 _x000d_
2014-12-14金飾保養四竅門。